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河南省宜阳县三乡镇:千年古镇蕴新机

    信息发布者:常玉峰
    2017-03-02 11:27:12   转载
    河南省宜阳县三乡镇:千年古镇蕴新机

        

        汉山文化园

        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“雄鸡一唱天下白”、“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”“石破天惊逗秋雨”……这些千古名句出自“诗鬼”李贺,而李贺的故里就在洛阳市宜阳县三乡镇。

        三乡镇是一个有历史、有文化、有名人、有古迹的千年古镇。素有“金末文章半三乡”和“宜阳文化半三乡”的美誉。境内有光武庙、五花寺塔、竹阁寺等古建筑群落构成的以汉唐、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旅游景区,尤其是国宝级文物——五花寺塔,该塔为黄河流域现存时间最长、保存最完整的砖式古塔。三乡镇还曾是两京故道上的最大驿站,唐玄宗东巡洛阳的时候,多次住在这里。历史名人武则天、张九龄、岑参、韩愈、白居易、元稹、杜牧等,都曾在这里吟诗作文。

        如何挖掘历史、如何传承文化、如何保护古籍,如何利用名人效应、利用文化遗产,将古人的变为今人的,在保护展示的同时释放经济红利,让千年古镇焕发青春,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?这是三乡镇决策者思考的问题。

        挖掘历史文化建设美丽乡镇

        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。

        “城镇建设不应该再是盲目扩张,圈地盖楼,而是要坚持文化传承原则,保护历史文化,延续发展脉络,建设有历史记忆、地域风貌、人文特色的城镇。”三乡镇党委书记李忠杰说,只有这样,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,从而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。

        为盘活历史文化资源,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旅游资源,重温千年前的繁华,2012年,三乡镇启动了洛阳汉唐文化主题公园项目,打出“历史+文化+旅游”的组合牌,综合运用了汉光武帝庙、唐代著名诗人李贺、五花寺塔等文化元素,力图打造集历史文化、旅游景区、餐饮住宿、休闲娱乐、影视拍摄、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创意示范基地,并以此达到有效保护汉光武庙、五花寺塔等历史文化遗址,同时有机整合资源,构建全新的文化旅游格局,推动多彩、最美三乡建设。

        该项目总投资2.4亿元、占地2300亩,包括建设大型李贺广场及李贺纪念馆;恢复连昌宫(武则天行宫)部分建筑;修建赤眉军献玺台,重建汉光武庙;重建五花寺,建设全省最大的五大菩萨院;恢复修建通天台阶;建设玉皇大帝庙;修建丝绸之路三乡驿站;建设连昌河水系生态景观工程及150亩鱼形放生池、汉山生态园林工程;建设大型汉唐影视基地等10项工程。

        目前,该项目一、二期工程都已基本完工,已具备接待省、市级旅游团参观能力。

        甄选工业项目助推美丽乡镇

        宜阳县产业集聚区西区就位于三乡镇。记者在雷迪恩特包装有限公司看到,整洁的车间里,工人们娴熟操作缝纫机,一片片单布经过切割、裁剪,被缝成了各式袋身、抽绳、袋口,再通过流水线组装,一摞摞成品编织袋像云朵一样蓬松雪白,“流向”全国各地的矿山、工厂、医院,“袋”动全镇工业迈步走向绿色发展轨道。

        “建设美丽乡村,村美是手段,民富是关键,最核心的是要发展生产,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。”三乡镇镇长田武伟说。

        三乡镇的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,当时的公办和集体企业齐全,有拖拉机站、汽车配件厂、昌谷酒厂、人造板厂、纸箱厂、预制板厂、蒜油厂等。2005年,该镇实施工业兴乡战略,建设了千亩工业园区。2010年,三乡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宜阳县产业集聚区西区。

        近几年,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不断壮大经济实力,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,如何处理好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,让群众既能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,又能住得住、住得好,享受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和谐。

        “建设新农村,乡村工业功不可没。项目建设要搞,但要适应本地特点,要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。”李忠杰说,该镇结合“旅游名镇”战略,引进了总投资3.5亿元的洛阳汉山老干部安养基地,该基地是中原最大的养老基地,项目建成后,能容纳3000位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,同时能够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,帮助当地农民就近实现就业。同时还结合当地林业资源丰富、交通和劳务、农业等的优势引进各类项目。

        发展特色农业扮靓美丽乡镇

        “芒麦平百井,闲乘列千肆”是“诗鬼”李贺记述唐朝时期三乡农业和商业的盛况。

        流渠村是三乡镇有名的“苹果村”,从1992年发展苹果种植,但群众收益一直不温不火。近年来,该镇积极引导,新引进了新红将军、美国8号、嘎啦等优质品种苹果,引导果农成立了高原种植合作社,由镇政府每亩补贴1000元进行耕作和购买树苗,再由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管理和统一对外销售,群众收益连年上升。

        流渠村是三乡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农业产业有机结合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的一个缩影。

        三乡镇传统产业品种丰富,有大蒜、烟叶、经济林木、蔬菜和花卉苗木五大特色产业。其中三乡镇的大蒜种植历史久远,可追溯到东汉年间。在政府的引导下,三乡镇大蒜注册了“九都”商标,成立了合作社,被省认定为“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”。如今,三乡镇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,年产蒜薹6000吨,蒜头1.5万吨,远销河北、福建、新疆等地。

        如今,三乡镇引导群众土地流转,特色农业搞得风生水起,特色产业使农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。有13个村流转土地1.1万亩,建起了绿色无公害大蒜种植基地;培育了东柏坡、古村、流渠等村3500亩现代烟叶基地;引进了洛阳铭博、宜阳县山香七叶树繁育基地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建设1000亩绿色苗圃培育基地……

        好风凭借力,扬帆正当时。新常态、新举措、新发展,三乡镇正借力美丽乡村建设,初露头角,老树发新芽,一个汉韵唐风的千年古镇、旅游名镇正向我们走来,重温千年前的繁华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